如何运用自我决定理论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本期话题特邀北京体育大学张凯教授担任嘉宾主持)

一、研讨背景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运动参与作为课程目标的四个学习方面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动机,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也是体育教师常常遇到的困惑。从现实情况看,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发自内心的强烈的学习需要。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更多的是为了让父母满意,为了在其他学生面前有面子,而不是自己的热爱和兴趣。对于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有别于其他理论的独到见解。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动机理论。该理论有如下几个主要内容:

1.动机是一个连续体,由低到高分为无动机、外部动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到内部动机。

2.该理论强调动机的内在性和自我决定,认为自主性、兴趣、胜任感、乐趣、满意感是产生内部动机的因素。

3.个体的动机都是由无动机到外部动机再到内部动机的逐步内化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内化都必须满足个体自主、归属、能力的需求。如果个体能凭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自由发表个人的意见、主动采取行动,就会体验到该行为的驱动力来自其内心世界,感受到自己是在主宰自己的行为。此时,他的内部动机就会强烈而持久。如果个体非常有把握地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当前的任务,其胜任的心理需要就会得到极大满足。归属感则体现为个体感受到来自环境或他人的关爱、理解、认可和支持。当归属感得到满足时,个体通常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动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无论是《课标》,还是自我决定理论,均可为体育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思路,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利用自我决定理论,如何满足学生能力、归属、自主的需要?将学生体育学习的外部动机逐渐内化?这是此次研讨的重要内容。

案例1:在跳长绳教学过程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阶段:水平三。学习目标:1.提高连续跳长绳的总次数。2.增强跳绳动作的协调性。3.提高与同伴合作跳长绳的能力。教学内容:跳长绳。教学步骤:1.教师提出学习目标,明确连续跳长绳的总次数。2.分组进行跳长绳练习。3.学生讨论与分析影响本组跳绳成绩的原因有哪些,包括个人的跳绳技术、同伴间的协作等。4.学生讨论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请教师指导和帮助。5.技术好的学生帮助技术较差的学生改进跳绳技术。6.再次进行集体练习。7.小组间比赛。说明:本例的设计思路是在学生分组进行跳长绳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相互指导和帮助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跳绳的技术水平,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注:此案例来自《课标》附录2中案例2。

案例2:在篮球传接配合中培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学习阶段:水平四。学习目标:1.掌握2种以上的传接配合技能。2.掌握2种以上完成传接配合的方法。3.提高与同伴合作完成学习的能力。教学内容:篮球传接配合。教学步骤:1.教师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2.学生自主选择三人组成学习小组。3.复习传接球的基本动作方式。发现不足,相互帮助。4.小组内通过自主设计方法,分别完成高空传接、直线传接、反弹传接的配合技术(包括原地,移动)学习。5.选择既定的2种方式与其他小组进行传接配合对抗比赛,分析成败原因。6.探究设计出适宜本组同伴的2种配合的方式(手势、眼神、动作),并进行练习。7.再次进行与其他小组进行传接配合的对抗赛。说明:本例的设计思路是充分利用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从目标与方法达成统一,充分培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注:此案例由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徐仲书老师提供。

案例3:目前,科研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但很多做科研的教师却并非出自自愿。有的教师已经在进行行动研究,却缺乏理论认知和指导;有的教师科研成果较多,却并非是基于热爱研究、对研究有兴趣的内部动机,而是因为做科研能评职称这类的外部动机……诸如此类的现象不胜枚举。那么,应如何利用自我决定理论,来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动力?

注:此案例由嘉宾主持提供。

注:自我决定理论包括四个子理论:基本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和因果定向理论。本次研讨仅研讨认知评价理论,其他理论不作阐述。

认知评价理论:认知评价理论首先定义了人类的3种基本心理需要,并基于这3种需要定义了内部动机,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认知评价理论。具体如下:①自主需要,是指个体对于从事的活动拥有一种自主选择感,而非受他人控制的需要;②能力需要,是指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感觉有能力胜任的需要;③归属需要,是指个体和他人保持联系的需要。这3种心理需要是人类普遍和共有的基础性需要。基于基本心理需要,Deci等定义了内部动机。认知评价理论认为,内部动机的产生是因为个体有内部心理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就像一个人饥饿时(对食物有需要)才会有动力(动机)去寻找食物一样,个体也会尽力满足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归属需要。满足外在需要产生的是外部动机,而满足3种内在基本心理需要产生的便是内部动机。认知评价理论还认为,如果外部环境损害自主需要、能力需要——让个体感觉被控制或产生无能感,便会降低内部动机,但如果外部环境没有损害或是满足了基本心理需要,便不会降低甚至会提高内部动机。

二、研讨提纲

提纲1: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分组才能有效地满足学生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如案例1和案例2中所述分组练习,满足了学生对同伴归属的需求,能够在同伴交往中获得认可和友谊,会有助于学生运动动机的逐步内化)?才能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运动动机。

提纲2: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协调规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所在的自主需求?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兴趣、满意感,进而提升运动的内部动机?

提纲3:针对体育教师做教科研所停留的不同动机层面,分别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或者制约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是激励制度,是科研能力,还是缺少时间?学校、社会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体育教师主动进行研究的动机?

三、研讨网址

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62&page=1&extra=#pid82169

四、研讨时间

2018年6月19日(周二)19:30~21:30

五、收稿日期及邮箱

收稿日期:2018年7月2号前收取当期稿件。

投稿邮箱:zgxxtyalyx@163.com

注:稿件的选取依据和大体标准以研讨主题中心为主。每期所有稿件、审稿结果统计、稿件总评要提交给杂志社备存。

声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案例研析》栏目的话题研讨内容版权属《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和发帖作者,未经版权人许可,研讨相关内容请勿投稿《中国学校体育》以外的其他杂志。

欢迎各位教师积极参与本期话题研讨!

上一篇:欢迎积极参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群英荟萃》总第46期话题研讨

下一篇:精心设问 巧引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