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帖参与研讨者统计

 

省份

人数

姓名

江苏

26

金海滨、任  杰、魏  俊、卫红榴、王  勇、仇小进、潘雪峰、刘  烨、成  亮、卢森林、王海霞、马曙明、颜世超、张  艳、季  奔、丁朦朦、赵  娟、吴爱军、丁艳锋、张  烨、欧园明、张  开、罗  魁、邱海丽、毕言辉、张义峰

山东

32

戴丽丽、吕兵文、于胜华、刘进松、车明霞、李  然、李军亭、刘爱霞、丁庆洁、邓小静、李  燕、高  达、藏科运、罗兆杰、潘月波、张文丽、张方森、张文丽、董富秋、藏  坤、梁西军、王怀东、杨清妍、赵新称、高淑丽、万新霞、藏向前、郝洪磊、王志强、李  玲、徐浩程、吕晓鹏

广东

13

孟  磊、邵子洺、刘永利、庄坚辉、蒋  卫、杨  艳、刘慧芳、刘  钰、刘  晋、何讯波、卫荣健、张继宝、张  喆

安徽

5

李厚余、刘书奇、马雪丽、詹焰平、尹  涛

浙江

6

俞剑斌、孟凡东、李  川、王兴发、叶华富、陈通海

湖北

1

周相进

甘肃

2

王宗社、董  平

辽宁

1

姜  军

内蒙古

1

常德玉

吉林

1

曹占良

陕西

1

赵俊萍

黑龙江

2

王连辉、王烈廷

合计

91

 

 

二、本期论坛参与研讨积极分子:

1.李厚余(安徽省定远县炉桥中学);

2.臧科运(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村中心小学);

3.王宗社(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德顺小学);

4.杨清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武宁中学);

5.李  川(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

6.成  亮(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中学);

7.李  燕(山东省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8.仇小进(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

(以上信息由广东省深圳市盐港中学 荆云明老师统计提供)

 

三、研讨情况小结

《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总第102期“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的实施策略”研讨,于2017年8月22日19:30~21 :30,在深圳市盐田区教科研中心书海听涛阁如期举行,据工作室荆云明老师统计,不到2个小时,就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91位教师参与了该话题论坛网络教研活动,并发帖1000多条。

(一)优点

感谢深圳市刘永利教科研专家工作室提供该话题,并由刘永利老师担任主持并安排筹备,筹备期间多次与吕文兵老师沟通,征得合理化建议确定题目。

1.通过会议、QQ群和微信的方式做好了主持分工和子话题案例准备,使研讨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其中本次研讨的5个话题:请谈谈您对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的理解?不同课型的体育课是否都能做到大密度适宜强度,为什么?在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技术动作的教学?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中教师如何把控课堂的气氛?结合课例,请您谈谈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应如何设计?分别由工作室5位骨干成员刘慧芳、孟磊、蒋卫、刘钰和邵子洺主持,特邀嘉宾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深圳市体育教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二级教授刘晋教授也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为一线教师答疑解惑,刘永利教授还通过微信群发动教科研专家工作室的教师和各区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共同学习研讨。

2.深圳市教研员的刘晋教授就亲身示范,将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模式在深圳市各区普及,致力于以此试图改善国家近30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滑问题与全国一线教师一一分享。刘永利老师用实践总结出的“五尽式”教学法尽快让学生动起来、尽可能让学生同时都在动、尽量让学生多动、尽早给学生纠错多指导、尽情让学生快乐开心动,改变了目前体育课仍然存在的集合多、站队久、练的少、讲的多、排队多、等候长、器材少、空练多、内容少、兴趣小、示范少、错误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解答了山东李燕老师的“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应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的疑问。

3.大家在研讨中,积极踊跃发言,首个话题就引来了200多个帖子。请您谈谈您对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的理解?刘晋、刘永利教授和刘慧芳老师率先做出回答:“大密度(运动密度)的75%是指一节40分钟的体育课,学生至少有30分钟的运动时间。运动密度30/40=75%。适宜的强度(运动负荷)140~160次/分钟,适宜的强度亦指最适宜的运动心率(运动靶心率)来表示:(220-年龄)×(65%~85%)+安静心率,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了此数据”。大家对:“每一堂体育课运动密度75%以上,不管是运动技能的学习还是体能的练习都要保证学生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135~160次/分钟,”大密度适宜强度的体育课充满疑惑,大部分跟帖的老师都认为每节体育课运动密度达到75%以上是不可能的。浙江王兴发老师提出:“每一堂课的运动技能学习时间保证在20分钟左右,专门的体能练习时间在10分钟左右,运动技能的学习以活动和比赛为主”这一观点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孟磊、蒋卫、刘钰和邵子洺老师分别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实验数据和成果很好地做了诠释。浙江陈通海老师提出疑问:“前面学习了大密度适宜强度课堂策略,请问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去评价一节课中是否达到大密度和适宜强度,有哪些可以操作的评价指标?”刘晋、刘永利教授和话题主持教师都以自己的切身实践为例和可穿戴技术设备测量得出的数据为证,一一进行回复和解惑。

本次研讨准备充分,团队对提纲有很深刻的理解和实践感悟;组织引导有序,分工明确,对问题的理解高度统一,主持引导配合默契;好学专注,团队敬业精神可赞。

(二)存在不足

1.由于初次参与《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论坛网络研讨活动,部分教师注册后忘记密码,吕兵文老师及后台老师积极协助找回并成功进入交流探讨。

2.由于本次话题讨论在暑期,大部分教师回老家探亲或外出度假,虽通过电话、QQ群和微信群积极通知,但由于硬件设施不足等原因,因此上线讨论的教师参与人数没达到预期目标。

3.个别教师存在追求发帖数量的现象,因此,有些发帖问题质量不高。

4.觉得每个问题的时间较短,主持教师来不及一一答复,只能挑重点问题回答。

5.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案例数据以可穿戴技术屏幕截图形式展示,来不及详细解释分析,有些教师可能看不太明白。

(三)建议

1.初次主持《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论坛栏目的团队,先模拟熟练操作后再进行话题网络研讨,这样会提高论坛网络研讨的效益。

2. 《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论坛网络研讨,可以作为各地市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并计入学时,鼓励更多一线教师参与,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

3.在网速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插播课例视频展示结合线上讨论的形式,更直观、高效。

4.有更多的体育教师参与到大密度适宜强度体育课教学和研究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

5.学生和家长也参与到论坛中,改变体育观念,在课余时间积极运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草根争鸣,一线心声。感谢《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给一线教师搭建网络研讨平台提高专业研修水平,感谢吕兵文老师的积极发动、组织与协助!感谢全国上线参与的体育教师积极配合!通过本次活动,受益匪浅,也衷心希望全国的体育教师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的目的是让体育课有趣、有效、有用、实用。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体育课,参与体育运动,养成运动习惯,让学生的体质真正得到改善,身心健康发展。

(以上文字由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 邵子洺老师整理提供 )

上一篇:“草根争鸣”总第102期话题研讨简讯

下一篇:欢迎积极参与“草根争鸣”总第103期话题研讨